商联首页     关于商联     加入流程     理事专区    秘书处发布     成员专区     商联活动     技术前沿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2006首届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交易会在连成功举办
     2006年10月26日、27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首届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交易会”成功召开。此次由中国国际海运网(www.shippingchina.com)独家主办的国际性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参会嘉宾500余人,原交通部部长,现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罗开富、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主任,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主席刘俊生、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张念录、香港物流协会会长叶启明、韩国物流协会会长郑炳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等政府部门领导,香港贸易通副行政总裁高继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强、美国液散货物协会会长、 MAGNA-KRON CORP.,LTD 总裁 MR. JAMES J.KRONENTHAL、韩国仁川港顾问金昌默、大连港集发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徐颂、韩国大东物流株式会社社长尹远基、Hibiki Container Terminal Co.,Ltd楠雅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都应邀参会,并分别在会上做了精彩演讲。另有新华社、国际商报、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香港船务公报、中国航务周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韩国海运新闻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参会并对会议做了现场报道。


  2006首届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交易会是继第100届广交会之后国内物流行业的又一次盛会。物流交易是此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其概念为国内首创。很多参会嘉宾刚刚参加完广交会,之后又马不停蹄的飞到大连来参加物交会。正如钱永昌会长在发言中谈到的:物流交易会是一个创新的概念,也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概念。广交会的成果是达成国际贸易合作,而物交会的成果就是要解决国际贸易合作中的货物运输问题。所以,南广交、北物交,不仅为国内外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为国内外的外贸企业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推动国际化合作也是本届物流交易会的一个重点。据统计,共有来自韩国、日本、荷兰、美国、巴基斯坦等国的数十家物流公司参会,与国内的物流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最终达成国际性合作意向50余项。我国的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历年来所举办召开的物流行业会议,都以国内物流公司的交流为主。2006年是国内物流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的一年,国外物流企业潮水般涌入中国,对国内本土物流企业来说,与国际物流企业接轨,接受国际上先进的物流行业发展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届物交会吸引了众多国外物流公司的参与,使本土物流企业不出国门就有机会与国际性物流企业当面洽谈、交流,为双方的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加速了本土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作为本届物流会的重要成果,由数十家国内外物流企业参与的“国际物流商联”组织正式成立。由于我国的物流成本达到发达国家的3-5倍,每年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作为对解决此问题进行的大胆尝试,“国际物流商联”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以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为纽带,着力于减少物流中转环节、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各产业的执行效率、加强各个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产业链,逐渐形成以中国国际海运网为龙头和平台,以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为基础的国际化专业合作平台。


 “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研讨会”作为本届物交会的组成部分,于10月27日上午成功召开。今年八月中旬,由中国国际海运网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研究完成并推出了“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经新华社、国际商报等国内知名媒体报道,在国内港航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国内各港口、港务局负责人都十分关注,纷纷来电询问具体事宜,并提出专门针对此次排行进行研讨。借物交会召开之机,大连、广州、连云港等国内大中型港口负责人齐聚大连,针对如何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研讨,并就配合中国国际海运网推出第二次全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排行达成一致意见。第二次全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排行将针对国内所有的大小港口进行评比,最终评选中国内排名前25名的港口名单。


  首届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交易会已经胜利闭幕,本次会议上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影响国内物流行业。我们期待明年的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交易会能給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资质荣誉 | 在线视频
国际海运网 ©版权所有2003-2009 TeloonSoft Strate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许可证号:辽B2-20140067  网站备案号:辽B-2-4-20080120-8